舆情、网军,网络审查和处理流程……(仅供参考)

舆情:

分为“重大网络舆情”和“一般网络舆情”。

“重大网络舆情”包括:

  • 影响政治安全;

  • 事件性质严重;

  • 话题敏感度、舆论关注度高;

  • 涉及重大突发事件、公共安全事件、自然灾害等;

  • 引发媒体和公众严重关切;

  • 涉及较大利益群体(举例:张师嘉等);

  • 引起中央或省委省政府领导重视等等(举例:河南村镇银行事件等)。

“一般网络舆情”:指通过朋友群、圈,自媒体等渠道小范围传播:话题较为敏感,可能被其它有影响力的媒体、网络平台、大V等传播扩散的。

正规网警

对于“重大网络舆情”,成立“省重大舆情引导工作协调领导小组”,会启动“5+2+N”工作专班模式(宣传、网信、政法、公安、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XX分中心,涉事地、省直行业主管部门,其它相关单位),进行管控。

应对网络舆情的流程包括以下七方面。

  • 舆情监测预警

  • 舆情信息通报

  • 舆情会商研判

  • 舆情调控管控

  • 权威信息发布

  • 适时评论引导

  • 效果评估总结

“舆情信息通报”,要求重大网络舆情要第一时间上报;在“舆情会商研判”步骤中,网信办应急指挥中心,每天早晚会举行交接班例会,每周一举行网络舆情分析研判会;在“适时评论引导”这一步中,可由“红色大V”账号发布或转载核心评论员文章,随后组织网评队伍跟帖顶贴,影响舆论走向。

『要培养自己的账号。要做大网上宣传;加强网上评论。要构建“大网评”格局,强化对网络“大V”的属地管理责任,培育红色“大V”。培育“红色大V”的同时,还要求加强对部分账号的监测。加强“对有害信息的预知预警,尤其要发挥技术+人工作用,对重点微信群、QQ群和重点公号、个人账号等实行跟进监测”。』

网络义务监察员

雇佣大量正规军之外,还利用“网络义务监督志愿者”、网评员等监测网络。

各县(市、区)要组建不少于30人的“网络义务监督员”队伍,市直单位要组建3人以上的“网络义务监督员”队伍。

“网络义务监督员”的职责是巡查、发现门户网站、搜索引擎、客户端、微博、微信、博客、论坛、贴吧、网络直播平台、短视频平台、应用商店等环节存在的“政治类有害信息”。

企业审查工厂

不少公司不得不雇用数千人来监管其企业网站的内容(举例:微博等)。

保守数据估计:

  • 正规网警5万+

  • 网评员等30万+

  • 所有企业审核员人数则多达200万+